技术开发 频道

圆桌论道:经济危机、开源人才

  【IT168 专稿】在2008年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开源界风起云涌,而2009年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国的开源界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光景呢?近期,IT168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开源业界的风云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北京中科红旗软件公司副总裁郑忠源博士、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秦勇、北京红旗2000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才勇、 Discuz创始人、康盛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戴志康五位嘉宾,在Intel开源战略经理陈绪的主持下就经济危机、开源人才、核高基等话题展开圆桌讨论。

  主持人:金融危机对开源企业的影响,或者说带来的契机。

  倪光南:现在金融危机对整个IT消费对象来讲,肯定是不利的,但是另一方面,开源软件还有一个价格因素,比如说原来是最贵的是最好的,但是现在要考虑降低成本,这时候会考虑到这个成本,虽然我们中国第三位考虑成本,第一位是信息安全,第二位是供货商,到底两个因素一个是消极的,一个是积极的,到底对我们做开源软件的公司是好是坏,目前不敢说,看时间。到下半年怎么样,我们再来看。

  郑忠源:这个金融危机从08年美国次贷开始,影响到中国已经下半年的事了,目前在中国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江浙、广东一带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对我们这些企业目前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是这个影响在今年会体现出来,这两个趋势是并存的,哪个会占上风,目前还不好说。一方面如果企业IT业务一定要做,但是要控制成本,这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但是假如他说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不做,我IT整个停下来,那对不起大家就受灾了。

  胡才勇:金融危机在中国对开源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最大的问题是产业的环境,在这个方面我认为金融危机在这个情况下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另一方面对整个产业界,对开源软件投资方面肯定有影响。

  秦勇:几位专家都已经发表意见了,我可能有不太一样的观点。我觉得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可能是比较长期的一件事情,从2008年开始从政府的政策出台,尤其是在基础软件扶持的力度还是很大,最近和未来有希望加大投资力度。毕竟金融危机是从整个银行业开始,慢慢波及到其他行业。那么对于中国基础软件来讲,跟银行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所以整体来说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基础软件行业,影响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我个人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应该说对基础软件和这个产业来说,应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戴志康:从开源软件的角度来讲,在中国的开源软件企业从来就没有挣过特大的钱,或者真正进入到一线的商业主流里面去,所以既然没有赚到太多的钱,或者有的公司好一点的小康,但肯定不是富人,我们公司就是混个温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是不大的。

  主持人:各位是如何培养开源人才的,同时在目前这个经济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各位所在的企业是否还有招聘计划?目前公司开发人员的一些情况如何?

  秦勇:中标软件非常需要开源人才,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说这句话,因为整个行业里面人才非常短缺,那么对我们公司来讲,我们一个是外面招聘,一个是内部培养,那么在内部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人才机制,对于每个岗位包括对人才需要的发展方向,包括个人未来的一些职业生涯的设计,应该说都有明细,带着你和我们公司一起前进.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到我们那里试一试。

  胡才勇:我想在如何大规模的培养开源的人才方面,我们公司有比较好的一些机会,目前为止我们公司已经有400多号人,技术人员有380多号人。现在我们直接招聘过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直接用起来的可能性不大,这个肯定有一个培养的过程。现在我们培养开源人才的话,直接就是参与到社区里面去,就是希望在社区里面找到真正的人才。

  郑忠源:我在红旗负责服务器的招聘和研发工作。现在通过招聘来看,现在的学生(研究生也好,本科生也好),在学校里的时候,大多数对于Linux开发这件事情不算特别熟悉,所以这个要求,招聘进来之后,必须自己培养。招聘要招有愿景的人,说他愿意为这件事情工作,他有热情,这点非常重要,这样的人也最容易成为骨干,我们红旗的骨干基本上都是从社区来的。但是这样的事情相当于守株待兔,概率比较低。所以当我需要大规模的寻找几十号人的时候,这个办法不行,所以到那个时候没办法,只能采取常规的招聘方式,我们希望能够找到干一行爱一行的人。

  戴志康: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背景,我自己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人,所以我从来也不要求工程师一定要好学校毕业,而且我发现普通学校毕业的人挺好的。从技术角度看,在我们公司我认为最牛的一个人是高中都没毕业的。我是念大学的时候是犹豫要不要念完,人家是高中都没念,所以开源这个事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所有的开发人员都是来自原来的第三方爱好者。

  倪院士:我就讲宏观的,我们比较主张的从教育开始,因为开源软件所熟悉的人比较少,那么教育部还是有些落后,现在大学生毕业以后暂时没有工作,到开发区里去进行培训开源教育,所以我希望从这方面来推动。我们还是希望将来国家能够从小学、中学的教学开始,不要去教Windows等等,直接教开源软件,对国家有用嘛!我们有些部门制定的教材,考试都考怎么操作Windows,会微软的office,所以我们希望从这个行业考虑一下。

  主持人:在座的大部分企业都参加了核高基的申请工作,我想知道在申请的过程中,您觉得您自己的公司有什么优势,如果说没有申请的话,您想一想国家能够给你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

  秦勇:这个话题很敏感,所以我发现问题逐步深入,慢慢把我们套进去了。核高基因为现在还没有最后的结果,因为现在才是开始,我们也申请了几个专项,包括Office,包括桌面操作,结果怎么样很难讲,没有最终结果,我现在也不知道,因为我也不是专家,我也不是评委,这个还是要经过专家和评委的审核。

  胡才勇:我的回答不会超过他,原因很简单,我们申办了Office项目,结果没出来,谁都不知道。专项不仅是投钱的问题,应该说对我们企业的一个决心和方向性,国家启动了这个项目以后,至少让产业界上下一心认识到,国产技术软件产业对国家的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对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这些方面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重视,所以这点是我们传递的信号,应该说完全可以抵制金融危机的冲击。所以现在虽然结果没出来,对大家的鼓舞性是非常强的,我们大家都希望申请到,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企业在这个方面的投入是不会变的。

  郑忠源:我觉得主持人的这个问题如果我特别老实的回答的话,有做广告的嫌疑,红旗到今天为止,实际上从做产品开始,差不多也就是十年左右。这十年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在服务器、桌面、移动设备几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这几个方面,希望能够在这三个方面得到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从而使得这三个方面都能够有更好的产品的出现,更好的人才的出现,有更强的技术的力量和服务的力量,有更多的对于我们国内用户的承诺能够实现。所以这个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如胡总所言,我们觉得国家的重大专项对我们企业是一个鼓舞,表明了国家的一个决心,对于用户也好、行业也好,整个产业的建设也好,都具有非常正面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这种推动的作用会使我们未来的发展更快。

  戴志康:我觉得做开源软件这件事情就是商业公司,商业公司的基本就是能赚钱。其实这个说起来感觉没有那么纯粹,但是我觉得就是这样的。核高基的事情我是今天刚刚听说的,虽然也做开源的,我是孤陋寡闻。我觉得从基础软件领域来说,国家做这个事情我觉得是对的,应该做的,只不过不要给企业太多的负担,不要让更多的企业去想政治的问题,因为政治和商业是不一样的。所以该支持的就支持,降低企业的成本,我觉得是很好的,但是我觉得怎么支持也支持不到我们这。(笑)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