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分析评论】Facebook是一个神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神话被推到了极致。而Facebook之所以成为一个神话,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SNS社交网络的概念热炒,使得这个领域继搜索之后,被寄予很大期望;二是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华人首富李嘉诚先后以150亿美元的估值,入股Facebook,进一步放大了人们的想象空间。Facebook的走红,又推动SNS网站热潮在全球蔓延,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一时间所向披靡,风头无二,成了互联网领域的创业热点和风投兴奋点。可是,利好出尽是利空,在盈利模式始终无法实现突破后,Facebook开始走下神坛。
Facebook走下神坛,是从价值重估开始的。盖茨和李嘉诚对于Facebook的150亿美元估值,虽然有些炫目,但是由于没有创新盈利模式的坚实支撑,其泡沫和幻想成分逐步显现,于是,在理性审视之下,对于Facebook的价值,开始有了新的定位和重估,在盖茨和李嘉诚之后,这些按照不同标准的价值重估,给Facebook画出了一条清晰的价值下滑曲线。
第一次重估。今年4月份,美国Silicon Alley Insider网站对全球25家私营公司进行估值,Facebook业内知名,估值约90亿美元。这一估值比盖茨和李嘉诚的估值低了60亿美元。
第二次重估。6月份,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剽窃案判决,美国加州地方法院法官詹姆士·维尔判令强制执行原被告双方此前达成的和解协议。起由是今年早些时候,原告对补偿金额不满,撕毁和解协议,声称扎克伯格隐瞒了Facebook的真正价值,要求提高补偿金额水平,原告的依据就是微软入股Facebook的150亿美元估值。詹姆士·维尔法官驳回了这一要求,判决称,当时Facebook的价值并不值150亿美元,只是在微软投资Facebook后,Facebook才被估价到那个价值。这一判决说明了一个事实,是微软的入股人为的推高了Facebook的估值。
第三次重估。同是6月份,一家专为富豪理财的公司Private Wealth Partners,开始与多名风险投资商及个人进行试探性接触,欲为一名Facebook股东联络买家。有消息称,该理财公司为Facebook的估值仅为30亿至40亿美元,此次交易的总值约在3亿美元左右。而关于内部股东低价抛售股份的消息,近期更是不绝入耳,硅谷非上市公司股票销售经纪人、EB Exchange Funds创始人劳伦斯·阿尔巴柯克称,据他所知至少有九名Facebook高管已经出售了Facebook股票或正试图出售,并预计共有“几十人”正在兜售。据相关报道,Facebook内部估值40亿美元,从今秋起允许当前员工按该标准出售所持Facebook股票的20%。作为非上市公司,而且被充满期望的企业,Facebook内部股东甚至高管没有耐心等待上市套现,现在开始急于抛售股票,这种消息怎么看都无法让人乐观。
不知道盖茨、李嘉诚看到这些消息怎么想,但是笔者认为,Facebook的价值重估,并呈现下滑趋势,实际上是一种理性回归,不仅是Facebook的价值回归,而且是SNS网站的整体价值在实现理性回归。
首先,SNS网站目前在盈利模式探索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突破。无论是国外的Facebook、Myspace,还是国内的校内、51等,纯粹的SNS路线网站,目前虽然在不断深入的探索盈利模式,如Facebook在广告模式方面的创新尝试,51试图将游戏和社区相结合,以及SNS和电子商务的融合,等等,都在希望形成规模收入支撑点,可是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仍然还没有稳定的、被广泛认同的主流模式,整体上的感觉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其次,SNS网站的会员增长方面,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瓶颈现象。就目前的情况看,Facebook、MySpace及其他社交网络站点今年的用户数量增长速度已经大幅减缓。作为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SNS网站在最初被网民热情追逐,会员注册量不断蹿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兴奋正在减弱。那些使用SNS网站,扩大自己社交范围的公众,慢慢发现,SNS上的社交圈子,存在着一个和现实生活圈转换的难题,在新鲜感过后,是激情的消退。
一方面是公众兴奋的减弱,一方面是盈利模式的难解,SNS网站在经历了炫目但脆弱的巅峰之后,开始了下坠和沉淀,这是个挤掉泡沫的过程,也是喧嚣之后的一种理性回归。在没有被发掘出巨大商业价值之前,SNS或许要落寞一段时间了。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SNS是否真的是下一个互联网金矿,有人翘首企盼,有人焦虑重重。现在,Facebook的表现,是市场理性所给予的一记重拳,也是市场理性主导下的价值回归,想象终究代替不了现实。当然,SNS仍然有着潜在威力,或许在下坠落地后的反弹中,我们才能发现它的价值所在,未来所在。而这些,除了想象,激情之外,更需要耐心,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