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软件教父的心灵鸡汤

    敏捷开发与CMM

    “是证书化毁了CMM”,谈起目前国内软件企业热衷于通过的CMM认证,马丁给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评语。同样作为提升软件企业开发能力的模型及方法,对CMM,马丁显然有着不同的看法。

    卢山:软件开发所遵循的模型、方法论有不少,比如CMM,比如RUP,比如敏捷开发,您如何评价?

    马丁:CMM刚开始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当它朝着证书化的方向发展,就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我跟很多CMM的创始人探讨过,他们也觉得证书化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最初的CMM思想。

    卢山:但是现在中国有很多企业都在积极通过CMM认证,或者说准备通过CMM认证。他们如果引入敏捷开发方法,会不会影响他们的CMM评级?

    马丁:这取决于给企业做CMM测试的人。如果他们对CMM的态度是友善的,那么我们可以做下去;但有些做测试的人并不友善,那我们就会比较辛苦。

    卢山:既然您说证书化毁了CMM,那么在敏捷开发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如何避免它也被证书化呢?

    马丁: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而且一旦证书化,敏捷开发也一定会像CMM那样被损害。但是我相信,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开发方法,敏捷开发永远不会被某一种标准禁锢住,别人也不需要根据某个公司的标准来做事情。

    西方模式在中国

    敏捷开发与中国软件产业旧有环境的碰撞,远远不止CMM认证这么简单,这样一种在西方也算先进的理念,在中国能否适用?敏捷开发又能否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种种问题?

    卢山:您所说的“变化”是世界范围内的软件开发问题。在中国,软件开发难度高、研制周期长,周期性难保证。敏捷开发能否适用于中国的市场环境?

    马丁:实际上,对于发展变化非常快的国家,比如中国,敏捷开发方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我之前所说,迭代式的开发过程使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因此客户的需求变化引起的变化,可以在开发过程中不断满足。客户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参与也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的成功率。

    卢山:您说过,中国软件产业能否发展起来,关键就是要以足够快的速度走过西方软件产业发展走过的道路。您觉得要怎样做到这一点,少走弯路?

    马丁:西方软件开发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将编程与设计分割开来,先做设计再编程。一直到今天,这样的错误还在延续。但是在中国,有很好的机会不去犯同样的错误。

    卢山:也就是说使用敏捷开发方式开发软件,就可以保证不再犯错?

    马丁:没有肯定不会犯错误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只是不要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要犯就犯新的错误。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