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ChinaUnix创始人樊强:社区和用户是共同体

编者按】国内开源社区风风雨雨已经走过10年,在中国软件的发展史上也有了自己的一笔。如果要讨论中国开源社区在近年软件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就算只考虑对国内的影响,不考虑世界范围内的,我也只能很尴尬的说,地位没有,贡献微薄。

话说回来,现在的国内开源社区,背后越来越多的聚集着企业的身影,发展也越来越得到国内开源软件企业的重视,如何和社区搞好、如何利用和培育良性的社区-用户-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开源企业发展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IT168 专稿】樊强是ChinaUnix社区的创始人,该社区开始从个人网站做起,一路风风雨雨,最终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Unix/Linux社区网站。近日IT168邀请到樊强先生,请他给我们谈谈开源社区的运营之道,以及他对目前国内开源企业商业化模式的看法。

技术和观点在发展,大家都知道ChinaUnix是国内的少数几个存活下来的Unix/Linux社区,能给我们谈谈ChinaUnix的历史么?

樊强:2001年初我创办了我的第一个个人网站《永远的Unix》(fanqiang.com),这是一个以分享Linux/Unix及开源技术资料为主的网站,当时收集了很多中文资料和一些自己的工作经验放到网上,并且更日更新。网站开通后,很快就受到学习者的欢迎,相信那几年的linux/unix初学者应该无人不知《永远的Unix》网站,因为当时中文资料确实不多,网上汇总资料的地方也不多。接下来,很多网友开始给我留言要求开个论坛方便交流。于是2001年底,我开通了社区论坛功能,当时考虑到便于日后网站的发展,我启用了新域名ChinaUnix.net来运行这个社区,以区别fanqiang.com这个名称比较个人化的网站,CU就此诞生了。其实在1999年我就注册了chinaunix.com这个域名,为什么使用chinaunix.net而不是chinaunix.com?当时想法很简单,这是一个技术交流社区,.com是代表商业,.net代表技术网络,所以选择了.net。

CU开通后,能一路走下来,还是比较幸运的。刚开始的空间和带宽基本由朋友免费提供,代码由我自己写。网站前期流量不大,基本不会为空间和带宽发过愁。不过,当网站运行快两年的时候,也就是2002年底,流量上来了,麻烦来了。朋友说,你的网站访问量太大,不能在我们这放了,否则要被领导查了。由于从来没想过要为这个网站准备资金去运营,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措手不及。当时流量达到了近4M,只能做主机托管了,并且还不能用百兆共享的带宽(一般都限2M流量),加上需要一台服务器,这个费用算下来至少需要几万块,这对于没有任何收入也没想过去赢利的CU社区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其实对于很多国内的个人网站或开源项目来说,当运营上到一定时期就会面临资金的问题,大家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犹豫,进还是退?在没有其它办法的情况下,我只能把这种情况在论坛上跟网友说,大家一听就急了,一致要求捐助网站。2003年3月,我们发起了共建CU家园的捐助活动,当活动进行了快一个月,筹集到3万多元时,我们停止了接收捐助,因为这个费用已经够我们采购一台服务器的和一年托管的费用。在热情的CU网友帮助下,CU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随后,我开始认真地思考CU的运营问题,因为我们不能再依靠网友的捐助,必需想办法自救。但我是搞技术出身的,做社区也只是为了提供一个大家技术交流的地方,从没想过赢利的事,并且对商业运作也不在行。所以,我还是决定走传统套路:找赞助商,寻找认可CU社区价值的赞助商来合作,借船出海。

在寻找赞助商的过程中,我们也是比较幸运的。2003年7月份我们就和计算机世界网取得了联系,当时他们正准备搞社区联盟计划。CU在Linux/Unix领域突显的影响力慢慢得到了他们的认可,2004年3月,我们加入了计世的社区联盟,双方制定了合作双赢计划,我们获得了运营网站所需要的所有服务器、带宽和各类运营资源。同年6月,为了方便网站的商务合作,我成立了公司去专门运营CU。与计世集团的合作一直持续到2007年4月。在这几年里,CU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就是在这几年里,很多社区网站因为运营资金或赢利模式不清问题,纷纷没落。

其实CU做为一个开源社区,也同样面着临着自身赢利模式的问题。因为你不可能永远依靠赞助而活,并且赞助也是要有回报的,我们在服务好广大社区网友的同时,也一样要服务好合作伙伴的需求。随着用户量的增涨、网站规模的迅速扩大,在没有足够回报的前提下,没有人会愿意借给你一艘更大的船。

2008年初,我们找到了新的合作模式和合作伙伴,就是与晧晨传媒建立长期的双赢的独家战略合作关系,我们共同去为CU打造一艘大船,共同出海,晧晨用其优势资源保驾护航,为CU提供商务支持并服务客户,而CU则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去更好地服务网友,相信未来会走得更远一些。

现在的ChinaUnix社区无论是在注册用数量还是内容质量上都处于国内同行的前列,能给我们具体的谈谈ChinaUnix社区现在发展情况?

樊强:
CU是基于交流操作系统技术建立起来的开源技术社区,所以它的人群覆盖面比较广,这包括Linux、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应用人群,以及在这些操作系统上边的各类开发应用人群,如开发者、网络工程师、数据库DBA等等技术领域的人群,尤其以开源技术为主。商业技术上,我们这里交流IBM、SUN技术的人群数量也具全国前列。

目前CU的注册量已达百万,日均PV访问量超过300万,独立IP数超过25万。我们的论坛和博客每天都有上万篇帖子和文章发表,很多都是网友的原创和技术经验总结。我们最近开通的个人空间,会更好的整合网友的资源以及加强网友之间的沟通。

我们面向企业服务方面,由于社区聚集了近百万的专业技术会员,所以人才频道和培训频道的内容一直被很多招聘企业和培训机构看好。目前招聘企业和培训机构的注册量已经达近万家。

如何做开源社区?和传统的社区有区别么?还有作为开源技术社区,和传统的技术社区比,你认为差别主要在哪里?

樊强:
我们做开源社区,完全靠兴趣和激情,版主也都是义工,支撑他们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去做,不考虑回报的去做。做商业技术社区,如果做得好的话,有可能会成为你的一份工作,由厂商给你发工资或奖励各种福利,版主大多也是有报酬的。

CU是以交流开源技术为主的社区。在技术交流这方面,我想没有太大的区别,有区别的话,可能唯一的区别是,商业社区会更容易获得厂商的赞助,因为你在推广它的技术和在为他们的用户提供交流平台。而开源技术社区,你交流的开源项目或技术是由非赢利团体、机构或个人做起来的,他们自己都靠赞助过日子,更谈不上去赞助你了。比如CU社区尽管拥有国内最多的Linux用户,Linux厂商对这些用户也很关注,但我们从Linux厂商那里拿到的推广费用却是极少或基本没有。或许这也是开源交流社区对开源产品的回报支持,无论是否有费用,我们都一样会做得很好。

社区里微软和开源软件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息过,做为论坛的管理人员,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樊强:CU的服务器一直使用FreeBSD做为操作系统,我所管理过的所有服务器也都是Linux/Unix服务器,我们调查过CU上的系统管理员所管理的服务器95%以上都是Linux/Unix操作系统。所以CU上开源技术的拥护者是占绝大多数的,但微软操作系统的确是一个很成功的桌面操作系统,把Windows系统做为桌面系统的使用者也是占绝大多数的。对于用户而言,哪个系统好用,我们就用哪一个,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我们根据需求来应用。不过,开源技术爱好者已经把开源上升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这种争论实际上是在争论闭源和开源的做法问题。

做为论坛,我们是欢迎大家百家争鸣,进行各个层面的问题探讨的。因为只有通过摆明事实和根据的争论,才能让更多的人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正反双方的差异性,和优缺点,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使用那一类产品。社区要生存,并且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么就不能不走商业化的道路,开源社区如何处理好商业运作和用户的关系?

樊强:
对于开源社区来说,商业运作并不是说要把你的用户变成你的客户,社区和用户是在一条船上的共同体,我们的船可以带大家出海看风景,也可能带大家出海打鱼分鱼,这是一种双赢。只要不改变创办社区的最初目的,商业化并不会影响社区的发展,而且会更好地带动社区的发展。

CU社区创办的初衷就是为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免费的交流空间。无论我们进行怎样的商业活动,都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前提。并且我们将商业活动中获得的收入,通过各种方式大量地去回报用户。我们也会为厂商和用户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策划各种用户和厂商共赢的项目,让大家在项目中一起获益。

如何更好的为社区用户服务?CU将来的发展定位是什么?

樊强:我们会根据社区用户的需求,去提供各类服务。我们希望用户在CU里能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通过在社区中的才能展示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通过与其它网友的交流找到自己的朋友圈。我们希望CU能成为用户学习、工作、生活中离不开的好伙伴。

打造并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开源、IT技术应用者和开发者社区是我们未来追求的目标。

如何更好地为厂商服务?作为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将来ChinaUnix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会如何前行?

樊强:我们现在已经和晧晨传媒合作,晧晨旗下有很成功的it168网站,相信晧晨在为厂商服务方面会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并会把这些成功经验应用到CU上。同时,把服务好CU用户放在第一位是CU和晧晨达成的共识,CU无论走多远,服务好用户就能给我们的客户带来最大的利益,我希望最终的结果是用户和客户都能赢。您是如何看待国内社区和国外社区的比较?特别是现在流行的看法,国内的技术人员对国际开源社区的索取多,贡献少。

樊强:国内社区处于软件普及应用层面。从我比较熟悉的互联网行业这一块来看,国内外开源项目差距很大,很多优秀的开源项目都来自国外,我们通常使用的基础软件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开源软件,比如常用的Linux、Apache、MySQL、PHP。由于语言上的原因,在使用这些软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使用上的问题,比如缺乏中文文档,看不明白英文的提示等等,从而带动了社区交流的需求,所以国内的社区基本上还处于软件应用交流的层面。

而国外的社区则以项目开发的交流为主。国外的开源基金或赞助机制都比较成熟,可以很好地为开源项目提供很好的支持,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支持,这一点是国内无法比的,中国的GDP增长很快,但收入却跟不上,你无法想象一个还在为生活奔波的人会长期投入精力去做一个开源项目。所以国内更多的是走捷径,也就是把国外优秀的开源软件拿过来做汉化工作,或在汉化的基础上再做些改进工作。如果国内的企业能对开源项目或开源社区给予更多的支持,让开发者能静下心来写代码,那相信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善。

国内现在的开源企业也很多,而且盈利的方式各有不同,您是如何看待国内的开源企业的?

樊强:开源项目最初是由开源社区产生出来的,几十或上百或上千的社区成员在为某一个项目在做开发,并且有更多的社区成员在使用这些开源软件和为这些开源软件做着技术支持,开源项目之所以能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那是因为在转化之前,这个开源项目已经拥有很庞大的用户群体。

目前国内很多开源企业,他们和社区走得很远,或者根本没有社区的支持,基本上走的还是传统商业软件的销售模式,只不过卖的是一个开放源码的软件而已。他们还不了解和明白社区的价值和力量所在。他们是无法想象,为什么CU社区每天都会有几千人同时在线,交流技术,无偿、热情地帮助别人,解答技术问题。

最后,您能给我们谈谈目前国内的开源产业的大环境么?国内的开源软件产业如何发展才能赶上我们的国外同行们?

樊强: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比较晚,这决定了中国的开源产业要追赶国外同行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现在从政府到企业,都已经开始重视开源产业,并且我们有很多现成的国外优秀的源码可以学习,也有很多开源社区可以去交流。相信只要勇于创新就一定会有好的成绩。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