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之七种武器(下)

    第七种武器:拳头 

    就算你手中没有刀也没有剑, 但只要你敢于”亮剑”, 亮出你的拳头, 这已是最好的武器 。需求分析本是个动词.它特别在乎实践。在实践中,你的分析能够让用户信服,得到客户和同事的认可就是最好的需求分析实践。 

    好的系统分析师都有一个明显的特质: “ 自信” , 他们总是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 即使面对不同意见, 也能去说服对方。我见过很多近乎偏执的系统分析师 , 我知道如果不偏执,就不会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而缺乏说服力, 会让你的分析报告大打折扣, 这是优秀的系统分析师所不允许出现的。 

    记得在一次需求分析讨论会上,我与公司老总的观点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主要对系统的概念上发生了理解上的偏差,我没有因为他是“领导”,而主动“投降”,我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直到他说“你是个好的工作伙伴”。 

    “所谓商机,就是客户在特定时间内给业务的需求信息”,我如此强调道。 

    “ 那你第一次输入是商机,而紧接着其他部门的输入是商机还是任务呢? 商机和任务概念没有很清楚啊。” 我们老总直陈我的问题点。 

    我回答道:“商机本来就是由业务录入,后面的就是各部门处理商机的任务了,不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问题。” 我明白他没有搞清楚商机和任务之间的关系。于是我在白板上画了一张模型图, 画出了商机和任务的概念关系,先有了“商机”再由它引发了“任务”, 关联关系为一对多, “一个商机肯定要有很多任务去跟近才能化商机为业绩,化业绩为利润, 因为新商机才能引发了新的任务,这两个对象的关系要理清!” 我据理力争。 

    …… 

    “我基本明白了你说的这两个事物的区别和联系了。很好,你是个很好的工作伙伴。” 

    我知道,他的意思是很欣赏我的“固执已见”。如果不这样,我们会缺乏一次真正探讨需求问题的机会。 换句话说,如果我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背离了一个系统分析的责任。 

    之所以讲出这段“个人故事”,并非自卖自夸,实乃自省之得。也许在很多时候,我们真的要敢于坚持到底,才能离真理更近一些。 


    据说香港李嘉诚曾在他的长江商学院开学典礼上给他的学员特别提起三个词:“优术”,“悟道”,“取势” 。作为运用信息技术为商业业务做需求分析的系统分析师们应当能够早日超越”术”, 到达“悟”的境界,就让我们用心去”悟”一次。.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