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IT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的新机制

    【IT168 技术文档】本文针对IT项目及其组织特点,引入了一种提升IT项目管理能力的新机制——神舟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SZ-PMMM)。重点介绍了该模型的构成及其特点,并就其对IT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的适用性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项目管理  成熟度模型  IT项目

    1、概述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IT项目的发展也似乎影响着管理研究的方向。自199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率先在软件行业提出“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EI-CMM)[1]并在应用中获得巨大成功以来,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作为一种评价和改进管理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迅速成为管理界研究的热点,诸如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P-CMM)、软件获取能力成熟度模型(SSA-CMM)、集成产品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IPD-CMM)、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E-CMM)、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EE-CMM)等成熟度模型层出不穷,“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概念也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国际项目管理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就有30多种[2],其中包括: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提出的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I-OPM3)[3] ;美国Harold Kerzner博士提出的5层次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K-PMMM);由Kwak和Ibbs联合开发的伯克利项目管理过程成熟度模型(PM)2;美国微构技术公司和项目管理技术公司开发的5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MF-PMMM)等。

    这些模型大都秉承SEI-CMM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基于“组织”的项目管理“过程能力”进行评价,只是在反映项目管理能力水平的“能力等级”定义和反映哪些方面的“过程”能够代表相应能力水平的“关键过程域”定义上有所差异。因而这些模型在为组织项目管理过程能力的评价与改进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管理过程能力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项目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则是长期性企业组织的项目管理能力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临时性项目组织的实际项目管理能力。为此,本文面向IT领域引入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神舟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4],希望能为IT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价与改进导入一种新的机制。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