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频道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从十四五规划看大数据基础软件的机遇

  惊蛰到,春雷乍动,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在惊蛰前后,俄乌战争所引发的对俄罗斯的科技制裁给中国软件从业者带来了别样的惊雷:科技有国界,自主可控当自强。

  在数字经济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卡脖子”的阴影就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这不由让人感念国家对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视与推动,去年11月份以来相继发布的各项“十四五”规划,包括《“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作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细化,在国家政策层面指引着如何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展与落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2022年将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政策的支持无疑为国内软件从业者吃了定心丸,科技巨头对俄罗斯的制裁或许会加速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速度,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接下来将以数字经济中关键核心的大数据基础软件为例,对国产基础软件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

“十四五”规划为大数据产业吃定心丸

  2021年11月,工信部《“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推动大数据产业从培育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在“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产业规模 1 万亿元目标基础上,提出到 2025 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 3 万亿元的增长目标,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这足以说明国家层面推动实现大数据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决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强调,数据是新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是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

  在数据是新石油成为共识的时代,大数据软件尤其是大数据基础软件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期战争阴影下Oracle、SAP等科技巨头纷纷暂停在俄罗斯服务,给了所有人当头棒喝,唯有实现关键基础软件的自主可控才能实现国内大数据产业的长久持续发展,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先机,“卡脖子”要不得。

  在时代机遇下,一批专业的软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比如,以星环科技为代表的专业软件公司专注于大数据领域,在大数据基础软件领域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已获授权境内专利 75 项(其中发明专利 72 项),境外专利 6 项。公司推出了迎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赢得了市场认可。

  不过,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有机遇也有挑战。

国内大数据产业挑战与机遇

  根据Wikibon、沙利文研究相关数据,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4 年超过 800 亿美元,2019 至 2024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1.8%。随着硬件成本的下降以及软件附加值的提升,预计未来全球大数据市场中硬件及服务收入贡献占比将逐渐减少,软件将超过服务和硬件,成为全球大数据市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中国大数据市场在过去五年间经历快速增长,整体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快于全球整体市场。2019 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 627 亿元,2015-2019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1.9%。其中,中国大数据软件市场将在未来五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整体软件市场规模将在 2024 年达到 492 亿元,2019-2024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7.5%。

  巨大的市场前景来自于数据的价值,正如数学家Clive Humby所说,数据是新的石油。像石油一样,数据是有价值的,但石油如果没有经过提炼,它就不能真正被使用。它必须被改变成气体、塑料、化学品等,以创造一个有价值的实体,推动有利可图的活动。因此,必须对数据进行分解、分析,使其具有价值。

  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与土地并列的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如何真正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指导企业经营决策,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还面临着挑战,《“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都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作为重要课题。

  国内企业数据准备和数字化程度相对落后于欧美国家,数据底子薄弱,大数据基础软件是筑牢数据底子的关键支撑。随着业务场景越来越复杂多元,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不断增多,非结构化数据逐渐成为主流,对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功能、性能、弹性、实时性等多方面更强大的大数据基础软件,为新时代的大数据基础软件厂商带来历史发展机遇。

  当前在一些核心领域,国外产品拥有优势。比如数据库方面,国外数据库产品凭借先发优势、成熟的技术、完善的生态体系在国内占据了数据管理软件的主导地位。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9-2020 年中国平台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以 Oracle、微软、IBM、SAP、Teradata 为代表的国外传统数据库厂商占据了70%以上的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份额。在分布式、NoSQL、多模型、云原生等新兴大数据技术方面,国外也涌现了一批代表性企业包括 Cloudera、Snowflake 、MongoDB、Elastic等。而不同公司的信息系统及数据管理情况差异较大,数据的迁移成本相对较高、时间周期相对较长,增加了数据库相关软件的国产替代难度。

  一切都在好转,一方面,自主可控需求下的国产化浪潮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业务场景复杂多元化发展,以及数据技术的迭代演进,使得一些传统大数据软件产品和架构出现瓶颈,这为国内大数据厂商带来了机会,在云计算、分布式、IoT等新技术推动下,国内大数据基础软件厂商基本与国外厂商站在同一起跑线,有了一战之力,甚至实现换道超车,使替代成为可能。

大数据如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把大象装入冰箱总共分三步就可以,而数据从产生到产生价值推动业务发展就需要更多步骤,也需要大数据产业中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全产业链的通力合作。

  经历十多年的信息化洗礼,国内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不同时期积累的IT系统资产也导致了数据孤岛、多源异构等问题。打通企业的奇经八脉,让数据释放应用的价值,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数据的集成、存储、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等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环节下功夫,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利用。

  国内企业数据底子薄弱,发展不均衡,数字化参差不齐,星环科技在服务客户时对此深有感触。作为大数据基础软件供应商,星环科技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础软件及服务,实现“一站式”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从底层大数据平台到各类数据库,再到人工智能平台,可以覆盖不同数据底子企业的需求,相互独立的子产品产品化程度较高,应用相对灵活。其中,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 ArgoDB和分布式交易型数据库 KunDB正在一些核心系统积极进行国产化升级替代,且凭借统一的 SQL 引擎架构优势,在数据库层做了深入的融合,更方便数据的调取和流通。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数据流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只要打通企业内部的奇经八脉,还要打通行业数据的任督二脉,国家各地区正在搭建数据交易所承载了数据流通的使命,在去年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包括星环科技在内首批签约数商参与其中。而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发布实施,数据流通中的合规问题更为突显与重要,今年315晚会也重点提到了信息安全、数据隐私问题。面对这些安全、合规挑战,星环科技推出了包括数据商城 Foresight、隐私计算平台 Sophon FL等在内的数据要素流通工具集,该工具集为数据资源方和数据消费方提供一系列的数据安全防护和隐私计算的能力,在各方数据不出域的前提下,提高数据流通参与方在数据存储、传输、发布、分析和联合建模等各个环节的安全保障。

  大数据基础软件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支撑,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更需要将基础打牢,大数据基础软件供应商的好时代来了。而企业想要实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指导经营决策,除了引入大数据技术与服务,更重要的是培养数据意识,让企业的流程、文化与组织契合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内外兼修,方能长远。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