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中国联通容器化之路及选型标准

  【IT168 专稿】“容器”的概念灵感来源于集装箱,有了集装箱,货物不会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易于管理,也方便运输。容器技术也被称为轻量化虚拟化技术,与集装箱的作用相似。

  相比前网红虚拟机,容器技术凭借其轻量化、快速部署以及弹性伸缩等特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接受并使用。

  然而,容器技术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其落地过程中编排、管理、调度等各方面的困难。于是, Kubernetes应运而生,支持自动化部署、大规模可伸缩、应用容器化管理,具有可移植、可拓展、自动化的特点。

  但与所有开源技术一样,Kubernetes应用也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应用容器技术,企业应该怎样去做?针对这些问题,在Rancher主办的第三届企业容器创新大会上,笔者采访到了中国联通集团数据中心总经理王志军,一起来看看联通是怎样做的。

  转变:联通的容器化之路

  中国联通,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拥有3亿的庞大用户群,为了解决新老系统并存、孤岛式资源分散、设备与软件环境异构等问题,中国联通自2016年以来就使用Docker容器化和VMWare以及OpenStack基础设施运行多个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拥有数千台服务器。

  不幸的是,“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联通技术研发团队开始寻找IT管理解决方案。

  尽管中国联通已经将Mesos用于核心电信运营商系统,但把Kubernetes作为新云平台的选择,在中国联通集团信息化副总经理王志军看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之所以选择Kubernetes,不仅是因为其快速增长和成熟的开源社区,更是与联通自身的发展轨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联通集团数据中心总经理王志军

  王志军表示,以往之所以使用Mesos,是因为内部团队更多人支持Mesos,Mesos在当时是比较主流的并且符合长远应用的技术。后来发展到一定阶段,Mesos在需要同时去支持两个场景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继续使用Mesos,那运维成本会上升,运维效率也会受到影响。结合公司下一步的技术线路,经过几个团队共同探讨之后,最终决定选择Kubernetes。在技术线路变化的同时,公司的大部分团队目前也转到了Kubernetes路线。

  这是一个不断评估、不断迭代、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王志军表示,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并不能单纯地以资源是否浪费来评价。联通公司的体量很大,在几年前很难将未来的技术路线一锤定音,需要技术团队不断去发现、解决问题。

  确实,中国联通或者其他任何一家同等体量的公司,不管是照搬其他公司的技术路线还是选择自己的技术路线,都会承担很大的未知风险。只有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并且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形成并完善自己的体系,形成自己独有的主流技术路线,才是对公司来说最好的选择。

  幸运地是,Kubernetes在中国联通的应用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运营和开发效率,基础资源利用率提升了60%,同时降低了IT基础架构成本,部署时间从几个小时缩短到了5-10分钟。

  在搭建Kubernetes和Docker容器化平台的过程当中,联通选择了容器管理软件提供商Rancher Labs作为其合作伙伴,利用Rancher的产品部署和管理多个Kubernetes集群。

  标准:怎样选择技术路线、产品及可靠的合作伙伴?

  Rancher Labs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容器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公司,由硅谷云计算泰斗、CloudStack之父梁胜创建。旗舰产品Rancher是一个开源的企业级Kubernetes平台,是业界首个且唯一可以管理所有云上、所有发行版、所有Kubernetes集群的平台,创造性地解决了生产环境中企业用户可能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同的困境。

  目前,Rancher在全球拥有超过一亿的下载量,超过25000家企业客户。

  对一个企业来说,选择正确、可靠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谈到如何选择技术路线和合作伙伴,王志军列举了三个方面的评估标准:

  1、技术路线的选择 是否为主流的技术线路是联通选择产品或者合作伙伴的一个重要标准,另外,如果是主流的技术线路,那社区的支持、生态的支持情况如何?比如说像Kubernetes和Mesos,中国联通在做选择时明显发现,当时Kubernetes的社区支持、上升速度非常快,但Mesos的社区支持、合作伙伴以及各种厂商的支持就稍逊色一些。

  2、是否适合自身场景 像Kubernetes和Mesos,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景,到底哪一个更能满足需求?这是一个大的技术性的选择。

  3、合作伙伴的选择 合作伙伴自身的技术先进性怎么样? 服务水平怎么样?另外,合作伙伴在整个业界中的影响力怎么样?之所以有这样的考虑,王志军表示,是因为开源产品在实验阶段可能问题没那么多,但放到数据量、并发量、计算密度和存储密度都很大的环境中时,各方面的压力是持续存在的,暴露的问题会更多。因此,联通更加希望寻找更可靠、更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基础:拥抱开源,必须要有懂开源的技术团队

  王志军认为,开源技术也有主树干和树杈之分。由于主树干业务一旦出现问题会对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主树干业务上,联通需要合作伙伴的强有力支持。但是一些比较小的业务出现问题的话,影响并非是全局性的,所以在这些业务上联通会有自己的技术团队来支撑。

  Rancher有丰富的容器化实施案例经验,这块正好弥补了中国联通的一些不足之处,成为中国联通在处理和解决问题中的一个坚强后盾。中国联通可以更加关注于怎样把服务变成云,然后开放给省分公司和子公司使用,怎样才能把数据处理的更好。

  王志军还特别强调,企业在拥抱开源的前提下,一是要有懂开源的技术团队,二是要有优秀的维护团队对开源的体系进行优化。开源状态下,很多问题不需要到达厂商,前端的技术人员和运维团队就都解决了。遇到重要的问题时则需要跟合作伙伴一起去解决,这样其实是减少了双方的工作量。但如果是定制化体系,在对技术方向的把握以及下一步的计划等方面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对于目前的中国联通来说,遇见Rancher,应该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