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usb_init函数,上面的三个问题之外,余下的代码分别完成usb各部分的初始化,接下来就需要围绕它们分别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里只是演示如何入手分析,展示的只是一种态度,所以具体的深入分析就免了吧。
对于学习来说,无论是在学校的课堂学习,还是这里说的内核学习,效果好或者坏,最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方法论和心理。注意,我无视了智商的差异,这玩意儿玄之又玄,岔开了说,属于迷信的范畴。
前面又是Kernel地图,又是如何入手,说的都是方法论的问题,那么这里要面对的就主要是心理上的问题。
而心理上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盲目,就是在能够熟练适用Linux之前,对Linux为何物还说不出个道道来,就迫不及待的盲目的去研究内核的 源代码。这一部分人会觉得既然是学习内核,那么耗费时间在熟悉Linux的基本操作上纯粹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和感情。不过这样虽然很有韩峰同志的热情和干劲 儿,但明显走入了一种心理误区。重述Linus的那句话:要先会使用它。
第二个就是恐惧。人类进化这么多年,面对复杂的物体和事情还是总会有天生的惧怕感,体现在内核学习上面就是:那么庞大复杂的内核代码,让人面对起来该情何以堪啊!
有了这种恐惧无力感存在,心理上就会去排斥面对接触内核源码,宁愿去抱着情景分析,搜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内核书籍放在那里屯着,看了又忘,忘了又看,也不大情愿去认真细致得浏览源码。
这个时候,我们在心理上是脆弱得,我们忘记了芙蓉姐姐,工行女之所以红起来,不是她们有多好,而是因为她们得心理足够坚强。是的,除了向韩局长学习态度,我们还要向涌现出来的无数个芙蓉姐姐和工行女学习坚强的心理。
有必要再强调一次,学习内核,就是学习内核的源代码,任何内核有关的书籍都是基于内核,而又不高于内核的。内核源码本身就是最好的参考资料,其他任何经典或非经典的书最多只是起到个辅助作用,不能也不应该取代内核代码在我们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世界上最缺的不是金钱,而是资源。”当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句大大标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作者一定是个自然环保主义者,然后我在羞愧得反省自身的同时油然生出一股对这样的无产主义理想者无比崇敬的情绪来。于是,我继续往下看,“因此在XXX还未正式面市之时,前来咨询的客户已经不少,这些有眼光的购房者明白,谁能在目前最好的购房机会下最大化地占有几乎不存在了资 源,谁就掌控了未来财富流向。”(为了避免做广告的嫌疑,请允许我使用XXX代替该楼盘的名字。)顿时,我悟道了!
其实,韩峰同志已经在日记里告诉了我们资源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学习韩峰同志严谨细致的态度同时,还要领悟他对资源的灵活运用。只有在以内核源码为中心,坚持各种学习资源的长期建设不动摇,才能达到韩局长那样的高度,俯视Linux内核世界里的人生百态。
注意,这个观点与前面所说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方法论和心理两个方面并不矛盾,它们属于不同层次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