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测】在几家外企的测试理念带动下,软件测试,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个香饽饽。但在许多中国的软件企业里,测试工作,似乎仍遭遇着某些尴尬。
我1997年毕业后在XX研究院测试中心工作了三年,2000年转岗,至今仍不断地关注着测试的发展。但冷眼观潮,8年过去了,遗憾的是改进甚微。所谓的尴尬,我所言也难免偏颇,但却是有过切肤之痛的亲身体会。
一、自卑的尴尬
“国软”测试门槛进入低,这不多举例。
既然门槛低,就暗示了你水平有限。所以,包括测试人员本身,在潜意识里,也总觉得低研发一等。所以,测试人员或多或少都有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还源自于:工作的单调和枯燥乏味、缺少成就感、缺乏激情。有工作热情的,有生活压力的,只好拼命地找bug,用自残式的苦中作乐来抵消这种尴尬;用对产品的高度负责和对工作的执著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也因此,在同单位中,很少有主动从研发转岗去做测试的,哪怕是可编码的自动测试。
二、职业发展的尴尬
“国软”研发投入成本不比“外软”,测试人手较少,有的研发测试人员比例能高达8:1甚至10:1,人手严重不足,却经常性的一人同时负责多个项目。压力大,工作紧张,经常性地加班加点,并不象某人的轻松一句——“2年都干什么了?除了工作就是玩吗?”
想学习?好呀,鼓励!可惜只是口头上的。测试,才是你的本职工作!我就曾遭遇这样的尴尬:工作之余,翻开书看一看(那时互联网还很弱),或许被打了小报告,老板立马过来警告:“XXX啊,你不能这样啊!大家都在看着你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可惜的三年呐,荒废了三年!
我所目睹测试人员的发展,也很尴尬。
有想法的,找机会脱离技术去做管理;有的借测试和品质保证过程管理千丝万缕的关系,专职去做质量经理;有技术根基且不愿被埋没的选择去做研发;还有的去做了技术服务(总比测试多拿些出差补助);口才好、善交际的去做了产品经理……而一直通过测试技术获得发展的,有,但屈指可数。令人欣喜的是,有过测试经验的人员转岗到其他技术岗位后,由于受测试思维影响,还是很容易做出成绩的。
三、自动测试的尴尬
XX公司在1998年就引进了自动化测试理念,并豪气万丈地想在2000年覆盖所有产品大部分模块,结局是惨败。曾以双倍于普通测试人员的薪水招聘专职来做自动化研究,然而寄予的希望太大,收获的失望也太大。研究的结果,仅是选择了几种可以录制、回放的测试工具而已。公用测试工具的局限性大,效果也有限。而自主开发的测试工具,没有。
这就是自动测试的尴尬:
一方面,在低成本运作模式下,时间、人力、物力非常有限,研发人手都紧张,哪有资源来开发自动框架?
另一方面,则是对测试目的的认知问题:是以找bug为主?还是以验证功能为主?自动测试可代替人力做很多重复性的验证工作,却不能找到太多bug。而很多情况下对测试工作的认可,就如同对杀毒软件的认可一样:光扫描到系统正常不好,非要杀出个病毒来才觉得它有效。否则,就会想:为什么要花高代价去做业绩有限的活?
XX研究院在2000年被拆分到各事业部,测试中心也随之分解为若干小组,对应到各研发部门的各研发组。分解以后,大公司小作坊式的管理方式更为突出,由于没有了测试中心的统一管理指导、协调调度,导致测试方法和测试理念也一度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仍以黑盒、手动为测试主导。业内颇有影响的XX公司都是如此,何况小的"国软"企业呢?
四、公司地位的尴尬
一人之见:“国软”企业对测试的重视仅停留在口头上。
一方面,很多单位都赋予测试很大的约束性权力,测试中心曾一度以品质保证,过程管理,ISO、CMM多种角色出现,看似约束权力很大,实质上都是虚的。这也正是导致研发和测试形成对立观念的原因之一。研发人员虽然面对着黑纸白字红印章的条条款款口口称是,心里却骂着“拿着鸡毛当令箭”。内心不服,权力有时也就成了形同虚设,很多被对策掉了。而同时,测试方面若有过多的沟通,又容易被管理者理解为妥协。
测试人员待遇较低,且很容易成为重大奖励性政策的忽略对象,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从侧面真实反映了公司对待测试的重视程度。第二任XX研究院院长XXX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好的软件是写出来的,不是测出来的”。最初,我曾驳斥过,但后来论证这句话确实是正确的。这其实也暗示了“国软”测试人员的尴尬命运,即潜意识里,已成为研发的附庸。
很多“国软”企业的测试,离完全自动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只要企业还在开发产品,那么就需要有手动测试,也离不开手动测试。虽然成为一名高级的手动测试专家并非易事,但面对尴尬也是无可奈何。要么自己多用些心,要么退步抽身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