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新闻】
供应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被供应链间的竞争所取代,研究供应链的整合非常必要,如何实现供应链的整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这里只讨论供应链整合中可能用到的工具或技术,它们对供应链有什么影响等技术上的问题。
要明确供应链整合中可能用到的工具或技术,首先应明确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以下一些描述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表述供应链。
1. 从业务范围上讲,供应链管理是超越企业的各自围墙进行企业间的合作,覆盖从供应商到客户,对采购、制造、分销、库存、运输、仓储、配送、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管理。
2. 从管理角度讲,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等关系等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的过程。
3. 从信息和价值的角度讲,供应链管理包括从最终用户一直到初始供应商,对市场需求信息的逆向传导过程,也是从初始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不断提供增值的产品和服务的顺向商务过程一体化。
从上面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几部分:物流管理、信息流管理、商流管理、资金流管理。其中以物流管理和信息流管理的研究在最近几年最为引人关注。而现代物流正是物流管理和信息流管理的结合,大量运用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正是供应链管理的特点,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在电子商务的时代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表现在管理信息的收集的数据化和条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信息存储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的系统化和信息的商品化等。
2. 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效果是高效率、快速反应。自动化还可以减少出差错,安全生产。
3. 网络化。除了信息的网络化,还指组织的网络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产品的生产也体现出全球化,按照客户的定单,采取分散的生产形式,全球采购、全球配送、全球销售,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物流网络和供应链参与者网络才能实现。
4. 智能化。对于大量的管理数据,人工处理显得力不从心,各种智能处理系统就这样产生了。
5. 柔性化。以客户为中心是供应链的原则,而客户的需求现在已经变为个性化、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就要求供应链有足够的弹性处理不同客户的要求。
6. 集约化。以连锁店为例,做好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可以产生强大的竞争力,沃尔玛就是靠这一点维持销售上的低价和高额的利润。
7. 高度协作化。这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确定企业间在供应链中的基本利益关系,通过高度的信任使资源共享,以服务客户为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实现各个环节的高度协作化。
8. 一站式销售。B2C就是这种模式,由于电子商务的成熟,商品可以实现从制造商直接到终端客户的销售。
只有了解了现在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才能明确到底哪些工具或技术可能在供应链整合中得到应用呢?下面进行列举并逐一讨论。
供应链管理需要应用大量技术,这些技术大都已经信息化,有MRP、ERP、SCM、CRM、DATABASE、EOS、EDI、XML、BC、JIT、GIS、GPS、 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扫描技术、RF、ECR、QR、AR。硬件设备这里不作讨论。
一. 由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需要数据库技术(DATABASE)、电子订货系统(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EOS)、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XML、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 QR)、有效的客户反应(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 ECR).
1. EOS,电子订货系统。主要应用在各批发、零售商场订货流程上,将所需的订货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有关数据和资料传送至总公司、各业务部门、供货商或制造商,一旦订货得到确认后,仓储中心根据总部的通知,将商品配送给各个批发、零售商场。
2. EDI,电子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是信息化的基础,没有数据交换,企业各部门之间、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就不可能做到有效的交流和数据共享。应用EDI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加快通关报检的速度,可以减少电话、传真的费用、可以降低文件成本,并且避免抄写错误,还可以及时利用运输资源,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订单的传输速度,减少库存量和空架率,加快商品和资金的周转,有利于建立产、存、运、销一体化的供应链。
EDI在物流企业尤其重要,它可以处理很多物流单证,如,运输单证,包括海运提单、托运单、多式联运单据、陆运单、空运单、装货清单、载货清单、集装箱单和到货通知书等;商业单证,包括订单、发票、装箱单、重量单、尺码单和装船通知等;海关单证,包括各种报关单、海关发票等;商检单证,包括出、入境通关单、各种检验检疫证书等。
3. XML,EDI的终结者。EDI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一直是交易双方的商业数据实现电子传输的唯一方法,但昂贵的费用把大部分中小企业挡在了门外。直到1996年XML的诞生,才使企业间数据交换实现了廉价的解决方案,而且XML适用于所有商务,而EDI则不行,这是两者数据压缩模式不同所决定的。1998年,数据互换标准组织(DISA)承认了XML极有可能取代传统的EDI而成为B2B数据交换的标准。
4. QR,快速反应。快就是竞争力。QR是一种提供商品的控制技术,它是指零售商与制造商以及供应商之间猥劣改进库存速度进行通力合作以满足客户的购买需求。
5. ECR,有效客户反应。生产企业需要这种系统来搜集整理客户的信息反馈,只有定量的明确客户的需求,才能更好的组织生产。
二. 供应链的自动化主要指物流的自动化,需要BC(条码)技术、扫描技术、射频技术(Redio Frequency, RF)、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自动补充(Automatic Replenishment,AR),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化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技术。
1. BC,条码技术。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录入如果没有BC将不可想象,这些简单化的工作正因为太多居然变成了商品交换的瓶颈问题。BC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在ECR、QR、CE、AR、ACEP等管理中都会用到BC,可以说BC是实现POS系统、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扫描技术是条码的自动识别技术,一个加密,一个解密。
2. RF,射频技术。在物流的过程中,采集数据经常要考虑不断变化的情况,也就是如何移动采集数据,并同步传输回调度中心,RF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RF设备由一个扫描器、一个小型计算机(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组成。由扫描器取得数据,传回主机,或通过大功率发射器,发给卫星,远离传输给各个相关部门。
3. GIS,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解决运输路线的问题,其显示范围大洲际地区,小至街区,根据车辆的情况,可以集成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解决物流过程中的很多实际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4. 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对陆海空的的运输工具进行追踪、定位,掌控运输工具的系统。它可以随时根据车型、车号等检索到要找的车辆,了解其位置,随时进行运力调控。
三.供应链的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集约化、高度协作化都需要MRP、ERP、SCM、CRM等大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1. ERP系统的出现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
40年代: 计算机系统还没出现,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
60年代的时段式MRP: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人们为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提出了MRP (物料需求计划)理论;
70年代的闭环MRP: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也得到了发展,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 提出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理论;
80年代的MRPⅡ: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子系统,提出了MRPⅡ理论;
90年代的ERP: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80年代MRPⅡ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随之产生,它强调供应链的管理。除了传统MRPⅡ系统的制造、财务、销售等功能外,还增加了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支持集团化、跨地区、跨国界运行,其主要宗旨就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足够的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它不仅可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非生产,公益事业的企业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
ERP系统首先应该是管理思想,其次是管理手段与信息系统。管理思想是ERP的灵魂,不能正确认识ERP的管理思想就不可能很好地去实施和应用ERP系统。
ERP的管理内涵(先进的管理思想)包括:
帮助企业实现体制创新
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实现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自觉发挥企业员工的最大潜能,提高管理层的业务水平。最终提高企业效率,节约劳动成本。
实现“以人为本”的竞争机制
“以人为本”的前提是,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机制,仅靠员工的自觉性和职业道德是不够的。因此,应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给每一个员工制定一个工作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对员工的奖励标准,要求每个员工都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并不断超越这个标准,而且越远越好。随着标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必然跟着提高。这样“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就不会成为空泛的教条。
实现组织的社会化管理
在ERP的管理思想中,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社会系统,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有效信息交流沟通系统,这一系统能保证上级及时掌握情况,获得作为决策基础的准确信息,又能保证指令的顺利下达和执行。 这样一种信息交流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组织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其后才谈得上组织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建立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ERP基于MRPⅡ,又超越了MRPⅡ。ERP系统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SCM),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以供应链为核心的ERP管理系统。以SCM为核心的ERP系统,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SCM从整个市场竞争与社会需求出发,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重组与业务的重组,大大改善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物流与信息流运转的效率和有效性,消除了中间冗余的环节,减少了浪费,避免了延误。
实现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前台重要支撑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关注的焦点逐渐由过去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客户上来。由此产生了关系营销、服务营销等理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加强客户关系管理(CRM)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CRM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有形和无形资产),并将这些资源集中应用于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身上。其目标是通过缩短销售周期和降低销售成本,通过寻求扩展业务所需的新市场和新渠道,并通过改进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等方面来改善企业的管理。
实现电子商务,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
网络时代的ERP将使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所引起的管理模式的变革,它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行业化和本地化的特点。它支持敏捷化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Internet技术将企业、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商贸活动涉及的职能机构集成起来,完成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转移与优化。实现企业内部办公的网络化,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网络化,以支持产品协同商务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总之,借助IT技术,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2.近来,CRM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管理软件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话题。为什么在层出不穷的管理新概念、新术语中CRM会迅速脱颖而出,赢得多方的关注和推广呢?首先,这和CRM的概念有关。CRM是一个通过详细管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方法。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通过向企业的销售、市场和服务等部门和人员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客户资料,并强化跟踪服务,信息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协同建立和维护一系列与客户以及生意伙伴之间卓有成效的“一对一关系”,从而使企业得以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优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从而增加营业额,并通过信息共享和优化商业流程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CRM通过重视每个员工在业务上开拓、培养和维持多变而富于产出性的客户关系来提高客户忠诚度,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和长足利润。其次,因为CRM的运用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销售业绩,它可以重新整合企业的客户资源,使原本“各自为战”的销售人员、市场推广人员、电话服务人员、售后维修人员等等开始真正地协调合作,成为围绕着“满足客户需求”这一中心要旨的强大团队。CRM的实施成果经得起销售额、用户满意度、用户忠诚度、市场份额等“硬指标”的检测,它为企业新增的价值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CRM的走红不同于对又一个新概念的炒作,而是将确实地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手段,让企业中每一个成员都切身感受到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可见,CRM对企业是一种真实而迫切的需要,对相关软硬件厂商和咨询服务机构是一个巨大的商机。WTO和新经济更将极大地推动CRM在中国的蓬勃发展,CRM将成为未来几年企业应用信息化市场上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3.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每一个环节。供应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循环系统,是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统计数据表明,企业供应链可以耗费企业高达25%的运营成本。
该系统基于EIP核心技术构建,能理想地降低企业在供应链方面的风险,减少来自于供应商和销售厂商之间的不确定性。该信息系统同样具有集成其它企业信息系统的优势,支持企业的持续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网络实现SCM。即利用网络技术将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及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构成一个面向最终顾客的完整电子商务供应链。该信息系统的主体结构包括两大部份内容: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信息集成平台。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这些组件:高级计划和优化、企业采购、商贸信息数据仓库、后勤执行系统、原料管理、产品计划、销售和配送、原材料采购管理子模块、库存管理子模块。
现对其主要的功能子模块进行介绍:
■ 原材料采购管理子模块
该系统提供与E-Business、OA、CRM、ERP系统数据的自动联接(该SCM系统可调用E-Business系统的客户需求数据来制定采购、物流运输计划,同时将该SCM系统产生的原材料数据、报表传递至其它信息系统。支持库存订货点采购申请处理、生成高效、低成本的采购计划,并配有统计图形显示和支持报表打印,为企业中上层领导的业务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基础。
■ 库存管理子模块
该库存管理子系统与EIP.OA、EIP.CRM、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的数据和信息自动联接(该系统运作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均来自其它系统,该系统运作过程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分析报告也可供其它系统调用)。支持库存产品物料数据的齐套查询、仓库、区域、货位等多层次管理等功能。
■ 物流计划的自动生成、分析和决策子模块
实现与其它信息系统的集成,并通过与库存系统数据的连接,自动作出是否需要进行物品的采购。系统可实现与生产管理系统的集成,对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及时发现影响生产的潜在因素,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决策部门提供生产过程各阶段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