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全球化供应链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二)

    二、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衡量一个企业在全球化中所处地位的标准,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企业集团与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成为竞争的主流。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把供应商、制造商、独家代理商、分销商等所有环节联系起来,通过供应链中各环节的信息网络尽快把握真实的需求与准确的需求量,并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情况及时反馈到企业的中央管理系统,并通过信息的实时共享,组织快速供应,使物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品牌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当今,这种管理方式已在产业界制造出一个个“神话”,如美国戴尔计算机公司就是借助供应链管理迅速成长起来的著名跨国公司。公司创始人戴尔在创业初,连购买零部件的资金都没有,但他认为可将别人的投资为己所用,因此他以戴尔品牌为核心,与在1小时内能够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商组成合作伙伴,使之成为自己供应链的一部分。在消费者投诉某一零部件时,由供应商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处理,回到戴尔处研究改进方法,同时与供应伙伴共享设计数据、技术、信息和资源,大大加快了新技术推向市场的速度。当消费者提出订单后,戴尔公司能在36小时内按消费者要求装配好电脑,5天内把货送到消费者手中。新型的企业组织管理形式使戴尔公司迅速成长为一家知识型计算机公司。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与戴尔一起分享企业高速成长带来的优厚回报。这些表明,供应链管理在未来将对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适应市场变化起到重要作用。

    1、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可减少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点的物资流通时间。全球化供应链管理能适应全球市场快速变化的形势,供应链上的企业通过对消费者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实现供应链各环节即时出售、即时生产、即时供应,也就是在需求信息获取和随后所作出的反应尽量接近实时及最终消费者,将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前置时间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创造条件。要实现这一点,必须通过供应链的企业共享信息,全方位对上下游市场信息作出快速反应,共同对外营造一种群体氛围,将消费者所需的产品按需求生产出来,并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

    2、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可减少社会库存,降低成本。供应链通过整体合作和协调,在加快物流速度的同时,也减少了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库存量,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库存成本的消耗。另外,供应链的形成消除了非供应链合作关系中上下游之间的成本转嫁,从整体意义上降低了各自的成本,使得企业将更多的周转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制和市场开发等,以保证企业获得长期发展。

    3、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可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在供应链伙伴的选择中,应注重合作伙伴是否对某项技术和某种产品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其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是否处于国际同行业领先地位。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这样一种选择和设计,借助网络技术,使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区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进行组装集成制造(OEM方式)或系统集成,使制造出质量近乎完美的产品成为可能。如果构成产品的零部件由一个厂家生产,或由一些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厂家生产,则产品总体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4、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可使企业组织简化,提高管理效率。供应链管理的实施需要网络的技术作为支撑,才能保证供应链中的企业实时获取和处理外界信息及链上信息,使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供应链中的企业内部网络随时了解下情,而基层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知道企业有关指令和公司情况。因此,企业的许多中间协调、传送指令管理机构就可削减,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可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方向发展。组织结构简化,层次减少,使企业对信息反应更快,管理更为有效,有效地避免传统企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通过自身的系统运作机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对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形势下,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要在竞争中生存就必须进行国际化经营管理,同时我国已经将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既定方针,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成为实现该战略的目标和必要步骤。因而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就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不可少的经营管理模式。

    1、建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观念。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实施中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各组织传统观念的阻力,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一方面树立全球化的思想,放开经营视野,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另一方面培养协作精神,建立“双赢”思想。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是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把握核心优势,乐于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承担利益与风险,在合作方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和信息共享机制,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供应链企业相互封锁的弊端。

    2、进行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构建。以往我国企业对供应链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供应商——制造商这一层面上,这只是供应链上的一部分,而缺少考虑整个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消费者的完整供应链,更少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问题。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就是在全球化范围内怎样选择最优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同时将选择好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有机地集成起来,使之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具体而言,首先,在时间上重新规划企业的供应流程,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重要的是使产品尽量在靠近最终消费者的时间点完成,根据产品特性和消费者要求,可分别采用延迟制造、订货采购、订货生产、订货装配等不同模式。其次,在地理上重新规划企业的供销厂家分布,降低供应链经营成本。主要应考虑供应和销售厂家的合理布局,这对生产和服务体系快速准确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加强企业与供应和销售厂家的沟通与合作,降低运输及存储费用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在生产系统上对所有供应厂家的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使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企业往往有很多的供应厂商,为了满足某一业务需要,必须对众多厂家进行优化选择,将零部件模块化外包,再对它们的生产资源进行集成和协调。

    3、采用国际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方式。为了实现供应链管理,达到快速反应市场的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引入即时服务、快速反应、有效客户反应、ERP等先进的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思想方式。如快速反应,是指为了获得基于时间上的竞争优势,必须开发敏感快捷的系统。因此它的目标是在信息系统与物流系统的联合下,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提供适当的产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可能。有效客户反应,是一种可以促进分销商和供应商密切合作,并可消除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益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它的目标是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如生产、库存、运输等方面的成本。要实施以上管理方式,支持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引进管理体系及方式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信息支持技术,努力提高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

    4、通过业务流程重组提高企业的敏感性。由于体制等原因,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对市场反应能力弱,不能适应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快速响应市场的要求,影响经营效率。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多个部门协调合作以取得整个系统的最优效率,必须进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组织重构。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业务流程,首先要分析企业现行业务流程、现行管理组织与管理模式存在哪些与供应链管理要求不相符的问题,然后选择一些关键的业务流程作为开展BPR的重点,以关键流程带动一般流程的重构,如可考虑销售部门(接受订单)或供应采购部门(发出要货订单)为核心实施BPR。

    5、建立新的绩效评估系统,激励合作伙伴间的协作。供应链管理不同于单个企业管理,因此建立优化的供应链,关键还在于建立二个新的绩效评估和激励系统。供应链上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是实施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它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协作程度紧密相关。然而由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它们在协同运作时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影响供应链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而影响到供应链上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实现。而且,我国企业现行的绩效评价侧重于事后分析,缺少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和分析,当发生偏差时其损失和危害已经造成,往往难以补偿。再者,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于财务结果,在时间上显得滞后,不能反映供应链动态运营情况。所以,新的评估激励系统必须清楚地认识供应链中利益与风险分配的作用,正确分辨各企业对整个供应链获利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设计和采用能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把评价的对象扩大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并且,应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把绩效度量的范围扩大到能反映供应链实时运营的信息上去。通过采用价格、补贴、订单等市场激励手段或组织激励、信息激励等其他手段来促进贸易伙伴间的亲密合作,达到整个供应链畅通无阻的高效运行。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