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从传统向现代演变--2002南海国际物流论坛侧记

  “2002中国南海国际物流论坛暨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于11月29日下午6时在南海国际IT城落下帷幕。这次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和南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大型物流会议围绕“信息化与现代物流发展”这一主题,对企业物流与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区域物流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与运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现代物流是指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把采购、运输、储存、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而要达到资源的整合,就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

  突破三个瓶颈

  我国的物流业目前还是处于传统物流阶段,即运输加仓储,现代物流刚刚起步。要发展现代物流业,需突破三个“瓶颈”的制约。一是国民经济运行模式与企业商业运作模式的制约。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始终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一句空话。二是物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现代物流是让所有的物流资源都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但目前中国的物流资源没有按物流市场规律进行组织和管理,它存在着条块分割等问题,物流环节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支持,也离不开中介组织的协调与自律。三是人才瓶颈。当前,物流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要善于利用跨国企业带来的新的物流理念、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技术等,这样才能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

  从六方面切入

  物流越发达,物流成本就越低,物流总成本在GDP的比例就会越低。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GDP经济体,1978年到1996年GDP增长率在10%以上,1996年至2001年GDP增长率也在8%左右。1999年,美国的物流总成本在GDP的比重是9.9%,中国则是18%。联邦快递中国及太平洋区副总裁陈嘉良认为,如果18%的比例能降至12%,将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随之大幅提高。

  由于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步子加快,国内物流市场近期将呈二元结构:以跨国公司和少数国内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高端市场,和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通过逐步信息化来完善自身物流的低端市场。前者为国外物流商、IT厂商所关注,但目前这些关注者还没有全面进入中国;后者是国内物流商、IT厂商施展身手的舞台。市场的二元结构还会持续一段时期。

  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历史比较短,基础薄弱,加上很多企业的体制和结构都处于变动之中,一下子设计出一个成熟的流程是比较困难的。信息化的项目一般投资较多,风险也较大,所以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戴定一认为,要特别提倡循序渐进的路子,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要讲实效。

  发展中国物流业应从六方面切入,一是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成立中外合作物流企业;二是大力提倡并采取实际行动减少企业库存,加快流动资金周转;三是按照国家统筹规划,启动一部分城市的物流中心;四是启动物流专业学历教育,引进国外采购师、物流师资质证书教育,并尽快制定中国自己的标准,开展职业培训;五是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六是培育与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总结一些典型经验加以推广。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