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作业成本法项目实施感想系列之六:权衡收益与实施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在实现成本与实施之后所获得收益之间进行平衡。这是作业成本法实施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否则,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收集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成本信息无法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管理决策发挥作用,这就是实施作业成本法走入了误区。一般来说,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设计越细致,数据采集成本越大,需要更复杂的信息系统,系统维护越复杂,但是企业获得的价值却不一定成正比增加。

    这个道理是很浅显的,但关键的是,如何在项目中把握实施成本与获得收益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你的核算体系设计多细致?

    要在实施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必须对实施成本与收益有一个估计,详细计算收益和实施成本是很难估计的;这个原则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就是尽量满足成本信息需求的前提下,确保作业成本法能够用起来。

    满足成本信息的需求,就是要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第一阶段,分析企业的市场销售决策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明确企业日常运作管理需要如何加强成本控制管理,这是做作业成本法的初衷。

    明确了需求,实际上就是明确了企业所能获得的收益。在我们的所进行的项目中,企业对外的决策需求是:需要知道每一个品种是否盈利,盈利水平是多少;需要知道每一个客户是否赚钱,以及每一个SKU从生产到配送的总成本,从而对SKU的合并组合提供决策基础。满足这些要求,说明效益较大。不能对这些需求提供帮助,可以认为帮助不是很大,或者没有多大收益。

    那么如何估计实施成本有多大呢?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看企业计量的手段,是否需要增加新的计量设备,增加新的计量设备需要多少钱;其次看按照新的方法,需要采集多少数据,数据如何统计出来,如何交给财务计算成本,这个过程是否很复杂,是否需要增加人手,是否让执行人员/部门经理可以接受。第三看:实现作业成本法的技术水平: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直观看来比较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在软件工具帮助下或者在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支持情况下,处理起来非常简单,而一些认为比较简单的操作或者处理,在实际上是很复杂的。即项目人员需要对新的核算体系设计出来后如何实现有比较清晰的预见,才能明白实施的成本。

    试算是了解实施成本的好方法:选择一个月的数据,按照新的方法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进行核算,对核算的过程完全走一遍,既可以明确新方法核算的难度,也可以根据核算结果检验成本信息是否满足需求。对于项目管理来说,发现成本扭曲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成果,因此,试算还可以先实现项目的部分价值,根据试算结果获得高层的支持,推动项目前进。从我的经验看,企业现有的核算体系总是有误差的,并且这个误差一般不小,使老板颇有些吃惊。根据客户方经理的经验看,大多数销售额大的客户是不赚钱或赚钱很少的。所以一般来说,企业能够从实施作业成本法中获得足够的收益。

    这里谈到的原则对于项目管理来说,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做可以解决企业问题的作业成本法,做可以实现的作业成本法,而不是要追求“真理”,一定要把成本分配得非常精确的作业成本法。这需要项目人员有对企业管理有基本的了解,以把握企业的问题,这是对作业成本法实施项目人员的基本要求。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