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里,成本动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什么叫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就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原因;再通俗一点说,成本动因就是分配各种成本的标准。
这是一种直观的理解,实际的成本动因概念要比“分配标准”深刻得多。
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变化波动的原因。这些原因不仅仅是成本分配,而是追踪导致成本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液态瓶装食用产品。产品的成本包括原料、包装物,以及一些其他的可以分配的费用。
由于流量计不准确,原料耗用数量只能根据产品数量倒推。无论从传统成本法还是作业成本法,原料都是直接材料,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
这里似乎不需要找什么成本动因,做一瓶产品,消耗相应的原料,可以直接计算。如果这样做作业成本法,就可能失去发现成本改进的地方,实际上,每一瓶产品有重量,这个重量在实际生产中总会存在偏差,这个偏差会影响产品成本。国家规定不能缺斤少两,就是平均下来,实际的重量与标称重量只能是正偏差。
正偏差有多大,这个需要测量,而控制不好,装瓶的误差可以吞噬掉利润的10%。
所以,根据每一瓶标称的重量,辅助以品关对重量的平均偏差数据,可以得到正确的原料数量,从而可以正确计量产品成本。
所以,说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中非常基础的概念,是说实施作业成本法,要不断寻找导致成本变化波动的原因,找到这些原因,才可能正确计算产品的成本。
而运用最合适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标准,则是对成本发生原因进行最本质的分析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找到合适的分配标准,这已经只是结果了,不是成本动因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