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无底洞”何时了?
对一些企业来说,单纯上一套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的费用不成问题,但随之而来的硬件设备和IT管理人员的投入,却让他们感到像个“无底洞”——随时都要面临的软件和硬件上的升级,IT人员高昂的培训费用和薪水开支,以及由于系统管理和应用不专业而造成的故障风险等等,让传统企业感到难以承受。
更糟糕的是,一旦花费了几百万元之后,突然发现这套供应链管理系统并不适合自己怎么办?换,已经投入了巨资无法收回,再引进一套系统又面临同样的巨额资金投入。不换,就只能是强迫自己使用一套不适合的系统,并且每年还要往里搭进去更多的钱。信息化失败的前车之鉴和巨大的风险摆在面前,如何解决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顾虑又迫切需求的矛盾心理?
在这种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资存在如此多的顾虑和担忧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将这些业务外包出去呢?同样是企业需求,网站建站维护可以外包,主机可以托管,供应链管理系统也可以“寄托”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来做,而企业只需付一定的租金就可以了。通过外包,企业只需要投入1/3~1/5的代价,就能迅速取得别人几倍的信息化水平和效果。更重要的是,企业由此可以避开无休无止的IT投入的沉重包袱与巨大风险,从而赢得了资金、成本和速度上的优势。
很多公司已经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上海国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经过两年多的调研、考察和论证之后,国通提出了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这一概念,将外包服务的概念延伸到企业管理的领域。
SCM平台服务何以实现?
供应链管理“平台”的概念,即指在一个集中、统一的平台上,为企业共同构建、运营一套完整、坚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并通过集成和整合基础电信资源、数据网络、供应链管理软件以及相关的增值业务资源,为企业提供外包方式的简便、经济、高效、安全的应用供应链管理服务。
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的最大特点,是以外包服务方式为企业创造价值,打破了企业自行建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思路限制,使企业能够充分整合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销售商和用户之间的外部资源,包括IT服务、电信服务、电子结算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实现最小化的投入与最明确的回报,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运营成本。
国通认为,要实现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至少需要满足几方面的条件。首先是要有市场基础,企业有了外包的需求,外包服务才会有市场和存在的价值。其次,是“平台”服务的提供商应该具有较强的硬件基础和网络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关的IT服务和支持。供应链管理“平台”应该是IT外包服务的一种延伸,这种延伸突破了过去单纯的IT领域,而是“IT+管理+服务”的三者结合。
需要指出的是,供应链管理“平台”与其他IT外包服务较大的不同点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贯穿了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及物流配送、银行结算等整个业务流程,需要有非常强大的咨询和实施队伍和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才可能实现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也就是说,服务器和系统可以“外包”,可以租用公共的信息化“平台”,但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诊断和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咨询和实施服务绝不能省略。
据国通的市场调查人员介绍,已经有相当多的大中型企业对供应链管理“平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相当多不希望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上投入过多资金,又渴望步入世界领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随着对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的认同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一市场也会越来越大,企业也因此加快了进行供应链管理系统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