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现代物流业:有待挖掘的“金矿”

  ▲我国物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加入WTO将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上市公司有望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生力军,"现代物流"有望成为证券市场的一个新热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未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将成为前景非常看好的行业之一。一些上市公司也纷纷投入巨资涉足现代物流业,未来"现代物流"有望成为证券市场的一个新热点。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物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国家多年来加大道路、铁路、港口、机场的投资建设力度,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全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9万公里,总长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港口的吞吐能力也有了大幅提高,2000年我国大陆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42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69亿吨;主要海港完成了货物吞吐量12.53亿吨;我国大陆主要集装箱港口2000年完成吞吐量2268.09万TEU,其中海港完成2057.45万TEU,河港完成210.65万TEU。另外,大批铁路的建设,大大缓解了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我国民用航空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建、扩建了许多机场,开辟了许多国际、国内航线,构成了庞大的"空中走廊"。二是物流企业的数量和从业人数达到空前规模。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在册的专门从事物流的企业总数达到160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100多万人。三是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在硬件设施、管理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建设,获得较大发展,有些已经达到较先进的水平。四是现代物流技术的开发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一些物流配送企业在研究开发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配送管理技术上取得了许多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物流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成本高。目前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9.5%~10%,一般商品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为10%~32%,物流企业占物流市场份额的57%~80%;而我国分别是16.7%~20%、50%~60%和18%左右。二是效率低。有专家估算,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每年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三是传统流通方式仍占相当比例。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已达30%以上;而我国工业企业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仅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

  二、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空间广阔

  首先,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十年内,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至少将翻一番,可能达到二万亿美元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增加到2000美元左右。如果GDP按照7.2%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我国GDP将达到十几万亿美元。国民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将大大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对现代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
  
  据中国仓储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45%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选择新型物流企业,有60%的企业表示,将把综合物流业务交给新型物流公司去做。以马士基物流公司为代表的跨国物流企业均预测我国现代物流的服务需求年增长率在20%以上。目前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规模难以满足未来快速增长的需求,其年产值规模约为1500亿元左右,仅占GDP的1.8%左右。而2000年美国物流产业总规模为95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0%左右。日本物流产业总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4%。在中国香港地区,物流产业总规模24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3.7%。

  第三、我国加入WTO将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加入WTO,将有利于我国物流业加快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另外加入WTO,也为我国物流市场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入世后,关税水平的大幅下降,必将带来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大幅度的增加,大大促进进出口贸易物流需求的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加入WTO的五年内,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将会由1998年的3240亿元增加到6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也必将带来物流产业的发展。据估计,随着进出口贸易量的增长,仅外贸海运量的增幅就达8%~10%。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共识

  目前,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得到了我国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应"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行业,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2001年3月1日,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将积极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市场,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等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工作的重点。内贸局规划在"十五"期间,建设30个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示范项目,并建成10个具有全国网络的专业化物流骨干企业。许多省市也将现代物流业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如上海未来将重点发展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三大物流园区,到"十五"期末,基本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框架,基本成为全球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深圳市政府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将物流产业产值从占GDP的810%提高到1520%,政府规划的大型"平湖物流基地"占地16平方公里,计划吸引投资1600亿元。浙江未来5年将加快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步伐,到2005年,大中城市现代流通业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达到40%。北京、天津、武汉、大连、沈阳等许多大、中型城市都在加快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

  三、上市公司有望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生力军

  现代物流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吸引着上市公司的积极介入。截至2002年3月31日,沪深两市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共有42家,主要集中在以公路、水运、港口、空运等主营业务为主的企业中。它们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资金、技术、管理、设备等许多优势,积极拓展现代物流业,并且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较早成立物流推进部的青岛海尔(600690),目前的库存已从原来的40天左右缩短到现在的710天,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青岛啤酒(600600)通过合资成立的招商物流有限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将最新鲜的啤酒送到消费者手中,使其运营总成本比以前降低30%以上。同其它上市公司相比,物流业上市公司普遍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如2001年上海机场的销售毛利率达到55.51%,盐田港为56.58%,铁龙股份为57.41%。

  近期外高桥(600648)宣布出资6400万元参股上海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天宸股份(600620)一期投资2亿元的下属上海南方综合物流中心近期开始试营业;华联超市(600825)投资的上海华联超市物流有限公司也于近期正式成立;国家交通部批准的国内首家合资物流企业大众交通(600611)控股51%的上海大众佐川急便正式成立等。可以预见,未来上市公司将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生力军,投资物流有望成为资本市场上继房地产热后的又一个投资热点。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