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物流—— 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

  随着电子商务热潮的兴起,直接受益的首先是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据估计1999年美国物流电子商务的营业额达到80亿美元。现在,上至开着飞机的UPS和联邦快递这样的跨国集团,中至开着绿色小面的EMS,下至骑着自行车穿行于胡同中的快递公司,都在琢磨着从这拨儿大潮中多捞些实惠。于是,有飞机的大公司提出“Airport to Door”的口号,小的公司或者将员工改名叫做“电子商务配送员”,或者将Express的“E”写的大得吓  人,尾巴还要拐个圆圆的弯儿。

  ---- 话虽这样讲,但是目前,货物的送达依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电子商务公司并不能因为可以利用快递公司交付一些图书、音像制品之类的小件物品,或者要求厂家或商家送货来完成购物的全过程,就宣称已经一蹴而就地解决了电子商务的物流问题。相反,随着电子商务尤其是企业间B2B的增多,物流的问题会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在我们面前。

  ---- 无论交易的形式如何变化,除了以后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的信息制品外,所有的商品总是还要从卖者到买者有一个物理位置的变化,这种物理位置的变化还是要通过物流来完成。所以,如果电子商务的涵义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与物流很好地匹配,甚至将货物送达的过程排除在外,那么这种电子商务肯定会被淘汰,因为这种方式不能让客户感到最省时省力。

  ---- 早期的电子商务公司大都沿用了期货业务的思路,只设计了网上查询、竞价撮合、购物车、银行结算划账等功能,几乎没有与之匹配的物流程序,也没有将物流企业作为自己的战略伙伴。

  ---- 电子商务要涵盖物流,并不是一定要电子商务公司自己去搞物流,而是要利用信息流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自己的物流部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物流加上企业间的信息流,其实就构成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代物流

  ---- 在我国,物流基本上是从后勤部门主管的车队演化而来的。而现在谈的物流则是现代生产、流通、消费新理念的产物,涉及的领域空前广阔,这就决定了物流业业态的多样化。物流市场可按服务品类进行细分——电器、服装、日用百货、药品、大宗散货、废品回收等;按作业环节细分:物流咨询、物流组织、物流实施、物流基地;按服务对象分:工业物流、商业物流(如配送)等;按货物形态细分——件杂货、散货、罐装货等。

  ----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两大基本特征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现在,日本、美国以及西欧的一些国家不仅在宏观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而且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也都能提供网络化的服务,各环节相互衔接,实现全程的“门到门”的服务。

  ----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经营是一种最流行的生产方式,企业的资源、技术、生产以及销售都是在全球市场上分布,因而必然要求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化。现代物流企业要对客户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把现代物流服务嵌入到客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去,就需要使自己的服务网络覆盖客户企业的供货网络、销售网络和生产网络。同时,现代物流企业一般都为多家企业服务,而不能只服务于一两个客户,以避免受制于人。因此,服务地域上的广阔性就决定了企业的服务设施必须实现网络化。

  ---- 作为物流中心,它的功能主要有三项:第一是储存功能,调剂货物供求;二是流转功能,将货物及时分拣和配送至用户;三是信息功能和交易功能,及时传递供需信息,协助完成交易。而为了达到这三个目的,就需要一系列相关的信息技术来配套,诸如连续补货系统、电脑辅助订货系统、商品分类管理、配送需求计划管理系统、以销售资料建立的预测与计划系统等,但在比较先进的运输和后勤设计中,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条码技术是最主要的控制与管理产品的流程工具。美国UPS公司几天前刚刚宣布与一家无线ASP Air2Web合作,使用户可以通过任何无线设备和网络——包括WAP手机和支持短信息的手机,以及寻呼机和掌上PC,来查询诸如转运时间、费用等货物信息。此前,UPS在去年春天就推出了类似的服务,但是只限于适用Palm的用户。

  ---- 而目前在我国,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还没有跟上,我们的物流配送基本上还停留在“只送不配”的水平上,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原材料供给、成品配送及相关的运输、仓储和货代服务,不能提供物流咨询、策划及深入到企业供应链的全过程提供物流服务。有两个例子就很说明问题,从宏观看,我国的空车返程率在80%左右,每年造成的浪费在370亿元左右;从微观看,速递员的调配也显得十分混乱,这样的情况或许并不陌生——刚给你送完货,一会儿就发现同一家公司的另一个人给你旁边的同事送货。

  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

  ---- 良好的物流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早在60年代,彼得·杜拉克就以惊人的睿智预言:物流领域是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 据估算,物流成本可以占到商品总价值的30%~50%,而物流业可以大大降低来自该部分的成本。如日本在近20年内,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而在美国,物流产业的规模已达到9000亿美元,几乎是高技术产业的两倍,去年美国前20名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净收入达93.4亿美元。同样是在美国,由于服务费高涨,产品的制造成本已不足总成本的10%,而与储存、搬运、运输、销售、包装等活动耗费的时间相比,产品的加工时间只有这些活动耗时的1/20,几乎可以忽略。在我国,深圳市已经将物流业确定为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之外的第三个支柱产业。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