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一体化及新经济的发展,物流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成为继生产、销售之后,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物流”,并非简单的“物”的流动,而是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是企业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利润的重要方面。
太原市的物流业从1999年开始发展,至今已初具雏形,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 但企业界对物流业务的重视和开发还有很大局限性,物流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速度缓慢。从分布来看,由于太原市的飞机场、汽车站及火车总站均处于东南部,因此,太原市物流业的发展重心一直忽略了西北方向的延伸。
作为全市的上风向,加之汾河二库、崛山围山风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太原市西北部环境优势明显。太钢集团公司、江阳化工厂、新华化工厂等1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也聚集于此,经济总量居全市前列。华北名校之一的中北大学,也位于太原市西北部,拥有信息技术及其前沿领域的众多人才。
此外,随着近年来道路交通的建设和发展,四通八达的西北部道路交通网优势明显。太古岚线、北同蒲线、太兰线、西山支线等均从此经过,土堂站、皇后园车站、上兰站、向阳站、汾河车站、汾河站、三给站(原北郊化肥厂站台)构成了西北部密集而独特的铁路运输体系。公路方面,原太高速公路、外环线高速公路及向阳、柴村、阳曲三个互通,108国道、新兰路、滨河东西路、和平北路、柴西路、西康路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随着汾河水上公园、滨河东西路的建设,两岸尚有大量的土地,开发效应明显;随着和平北路的建成,其两侧的土地开发价值剧增,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不锈钢园区的建设,其周围的土地必将升值,为其服务设施的开发提供了土地资源。随着尖草坪区旅游服务设施的大规模建设,靠近服务中心和旅游区的土地也必将升值,从而为太原市西北部物流发展提供了大量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和人气。
根据尖草坪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定位,搬迁、改造和扩大现有的“三大”商贸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商贸区已势在必行。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他们已明确提出,要引导大中型建材经销商向和平北路建材市场转移,逐步将兴华街建材市场搬迁至和平北路市场,鼓励发展服装、餐饮、娱乐业、服务业,提升兴华街城市综合功能。巩固尖草坪小商品市场占有份额,以规模扩建和结构改造为中心,提高市场的专业化服务功能。配合迎新街旧城改造工程,扩建迎新街商贸市场,使其向北延伸与将要新建的太原市北客站相连。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建设柴村、上兰、阳曲三镇中心区商贸市场。
由此看来,在太原市原有仓储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西北部的交通优势及尖草坪区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太原市西北部物流服务业,重点建设西北部以不锈钢产业和石化产业库存为中心的仓储物流、以向阳镇为中心的工业产品和建材仓储物流、以原北郊化肥厂站台即三给站为中心的商贸业仓储物流,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