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更新用人观念 发挥人力资源最大效能

    观念决定出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强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促进人力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马克思看来,人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应首要强调“人”重于“物”。拥有一批素质的人才群体,并且让他们操作非常先进的机器,企业就会在技术投资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回报;但很难想象,拥有非常先进的机器,但高科技人才极其缺乏的企业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美国著名的微软公司(Microsoft)在员工招聘方面,所遵循的是“知识支配一切”,“智力高于一切”的选人模式,强调智力比经验更重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和物是构成生产力的两大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资源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人的重要性变得非比寻常。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经坦言:“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Microsoft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因此,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就要首先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始终坚持把抓好人力资源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二)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更新人才的观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益,要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如,大专和本科文化程度能胜的岗位,如文秘、公关等,就不应使用硕士文化程度的人才,而硕士能够胜任的岗位,也不应使用具有博士学历的人才。避免人力资源浪费,还要善于选准人才,坚持用人所长。要坚持统一配置与尊重个人选择的协调统一。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如果配置不当,必然会造成“结构性短缺”。要在整合人力资源中发挥潜能,辩证看待员工的缺点优长,合理编配使用,避免人才资源的隐性浪费。选配重要岗位的人员要结合工作性质,进行工作能力、学历层次、思想作风等指标的综合衡量,切不可把关注点放在个人资历深浅和任职时间长短上。要根据人才的个性、气质、年龄、能力、资历等,坚持做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个性气质互补,使之在专业上能配套、年龄上有梯次、智能上能叠加、心理上能兼容,从整体上形成合力。

  (三)鼓励公平竞争。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上个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詹姆斯就激发公司员工工作动力问题进行调查发现,激发员工最大动力的其实并不完全是金钱和待遇,主要的还是公正。公正所体现的是人们一种合理性的价值追求,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机会平等、竞争平等和享受公平合理的待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公正就是符合比例,不公正就是违反比例,出现多和少。”我国明代学者方孝孺认为:“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万善出。”这就表明,公正既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人的心理、尊严和权利。越是在社会走向文明的境况下,人们越是追求公正,乃至胜过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人们只有在公正的境遇下才能得到精神和利益两方面的满足。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气者,人格、气节也。人们对人格、气节往往要比利益看得更重。所以,认为公正是激发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四)注重培养开发。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还要依赖于企业的培训开发体系。通过培训开发,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而且还可以传递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上,要坚持阶段性开采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协调统一。就像车辆行驶需要不断加油一样,人才的使用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提高。如果在某一阶段对人才进行过度开采,就会造成人才的无谓耗损,大大影响人才的持续使用质量。因此,对于人才的使用一定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只图眼前之需,更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舍得投入,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员工担任的每一个岗位都是对其能力素质的阶段性开采,人才在这种阶段性开采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就需要通过集中时间的学习、培训和平时的自我充电予以弥补,使其一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人才培养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树立全程培养的观念,要随着知识和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留给人才充分的个人学习时间,并让人才有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