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开发 频道

由《环球供应链》停刊想到的

【IT168 物流资讯】一个朋友告诉我说,《环球供应链》停刊了。初闻之下,我的感觉是很震惊。一份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刊物,怎么说停就停了呢?再后来,又听说该杂志居然会拖欠员工四个月薪水,更甚的是在宣布停刊之后居然对这三个月拖欠薪水大有赖帐之嫌疑,那就不是“震惊”二字所能形容的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环球供应链》是我认为目前在物流媒体里面比较专业、比较中立的一份杂志了。但叫好为什么就不卖座呢?据说投资方三年来陆续投入了1000万人民币左右,但直到停刊前,还没有实现每个月的盈亏平衡(至少从账面上看是这样)。

    现在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首先,没有刊号应该是一大硬伤。一本出版物,如果不能进入零售流通渠道的话,是很难存活的。当然,《环球供应链》也努力过,包括试图购买某些老刊物的刊号,最后居然没有买到,想必是受到了来自高层的某些阻力。

    其次,经营不善是一大软肋。而这里的经营,主要是在市场开发方面,其实以《环球供应链》每个月20几万的成本来看,如果市场做的比较好,在广告、展会、培训、猎头等方面多做一些文章的话,这点成本是没什么问题的。

    第三,投资方思路的转变是直接导致《环球供应链》被停刊的导火线。其实在2005年年底的时候,投资方就已经有了放弃《环球供应链》的想法,不过经过多方妥协,最后留给经营团队半年的时间,如果半年之后还没有改观,就要停刊。于是就有了几个月之前对员工薪水的拖欠。

    第四,人员流失是导致《环球供应链》停刊的间接原因。从创刊时起到现在,包括编辑、市场人员在内的员工就不断地有人走、有人来。团队建设上的不连续,影响了《环球供应链》的质量和市场拓展工作。

    最后,据说某篇由《环球供应链》刊发的文章直指某国有大型物流企业领导人更替问题,从而造成了从国资委到该大型物流企业对《环球供应链》的施压。

    其实从我的考虑,如果肯有买家投入一些资金把《环球供应链》收购下来,然后配之以刊号、资金、成熟的市场团队,则回报率比投资其他行业都要好得多。只是,从目前来看,中国再也不会有《环球供应链》这个品牌了。一棵大树的骤然倒下,势必在物流媒体这个细分市场里激起阵阵波澜。不知道那些在其他物流媒体工作的人们,是不是会遇到同样类似的问题?是不是会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