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技术文档】
在促进数据库的发展和掌握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系统的研制,现已有多个产品及原型系统,在功能、性能和产品成熟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群体。
由于数据库软件的开发需要巨大的资金和研发力量的投入,国内自己做数据库系统软件的难度较大,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一直由Oracle、SQL Server、DB2、SYBASE等国外产品所占据。但无论是从国家信息安全,还是从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数据库软件的国产化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发展国产数据库势在必行
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国家战略必争的高新技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需要自主产权DBMS,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需要自主产权DBMS,国家信息安全离不开自己的DBMS,我国民族IT产业及软件产业的发展更需要DBMS的支撑,业界对这些观点已经逐步达成了共识。
数据库系统是绝大多数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企业信息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现实与潜在市场空间。中国加入WTO的客观现实,对于政府和企业加大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也使国家对于进一步规范软件市场的工作更加重视,这些都为包括数据库市场在内的国内软件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需求和前景广阔的增长,对于国产软件业无疑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CCID的调查预测,2003年中国软件市场规模将达508亿元,平均增长率超过30%,远远高于全球软件产业6.8%的增长率,并可望在今后几年内保持相当高的增长。其中数据库系统约占整个软件市场份额的10%,数额巨大。中国的数据库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的几大厂商垄断,占据了96.4%以上的市场,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竞争。在美国,有几十种数据库软件在生产和销售,非主流数据库的市场占有率全球达到15%,远远高于中国的3.6%。市场竞争的根本法则是以较低的价格提供适合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软件,不仅可以从数据库市场上获得直接的回报,而且可以对国外的产品形成竞争,降低国外产品的价格,每年将为国家、企业节约巨额资金,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数据库及其套件的广泛应用。
从超越经济意义的更深层次上来讲,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普及,一个企业、行业乃至国家不仅在运转效率上,更在信息安全上越来越依赖于系统软件的安全性。政务、商务机密的泄露可能造成严重的混乱或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军事上,利用信息技术攻击和破坏指挥系统已经取代常规武器的打击,成为摧毁敌方战斗力的最有效方式。
系统软件和信息安全问题早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科技部在“十五”863计划中专门设立了软件专项,准备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嵌入式软件等方面展开研究,努力掌握与系统软件相关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关键技术,通过创新较大幅度地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完善我国自主的软件体系,培育高技术产业生长点,以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及国家信息安全建设。在数据库领域,将以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和电子政务工程等应用需求为龙头,研制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国产数据库发展现状
我国的数据库研发经过“八五”和“九五”期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研究和开发力量。但是尽管如此,国产数据库产品的成熟度和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支持互联网应用、海量数据管理、安全性支持、系统可扩展性等方面仍显薄弱。基于国产核心DBMS产品的应用套件还不够丰富,缺乏大规模的应用磨合,这也影响了国产DBMS核心的产品化。
在促进数据库的发展和掌握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系统的研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已有多个产品及原型系统,如人大、北大、中软和华中合作研发的CO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人大金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通用并行数据库管理系统Kingbase ES和小金灵嵌入式数据库系统,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研发的PBASE并行数据库管理系统、EASYBASE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和PBASE并行数据库安全版等。此外,还有东软集团的Open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武汉达梦的DM系列等等。但这些产品在产品化和成熟度方面存在不足,在应用方面缺乏规模,没有能够真正占领一定国内市场。
以科技部“十五”863数据库重大专项为契机,国产数据库近两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技部通过产品评测,择优支持了几个数据库厂商研发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经过2002年和2003年两轮863数据库重大专项的支持,国产数据库围绕“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和“千家万套”的目标,在功能、性能和产品成熟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建立了一批国产数据库示范应用。
有关发展国产数据库的思考
国产数据库从诞生起就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实。虽然国家在政策和基金上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但作为大规模的系统平台软件,其开发需要巨大的资金和研发力量的投入,而一个关系国家生存和发展大计的产品来说,市场的选择才是最具实际意义的。
通过我们自身在发展国产数据库方面的实践,我们对更好地发展国产数据库软件有以下体会:
发展国产数据库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目前市场不对称,国产数据库厂商还非常弱小的情况下。这种支持除研发资金外,更重要的将在应用和在政策上对国产软件的支持方面。
要坚持国际合作、国内联合。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应广泛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一个较高的技术起点上,以较小的资本投入换取高质量的技术成果,实现国产数据库的跨越发展。同时联合国内数据库研发力量,以及加强国内相关企业的合作与联合,不仅要拓展大家在技术领域内的沟通和合作,在市场运作方面也应杜绝相互攻击、打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手段,而应重视树立一个统一的国产数据库产业形象,对重大信息实现共享,先建立起良好的国产数据库生存的大环境来。
要坚持技术与市场两手抓,两手都不能软的原则。以应用为导向,在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成熟度的同时,能够有的放矢地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提供合适实用的产品,能够部分或彻底地取代国外同类型产品。
国产数据库发展前景
继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众多企业对管理的信息化要求日趋增加,从而引发了对软件正版化和国产软件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内企业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量的迅速增加,企业内部在实现大量数据信息存储、计算等诸多功能的时候,无论从安全角度出发,还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对国产数据库软件和本地化特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国产数据库软件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国内厂商一直在为数据库国产化做着不懈的努力。通过众多客户的应用磨合,逐步提高了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了其系统本身的商品化程度。同时,在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下,国产数据库软件在技术研究上已经具有了较深的层次和广泛性。也许在国外的数据库厂商看来,国家投入的上千万元的科研资金微不足道,但对我们却是极大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来自于资金本身,还在于国家对我们的信任,其中的社会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我们的数据库通过与成熟应用软件的捆绑,已经在市场上打开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产数据库软件在国内也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群体。我们坚信,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势在必行,终将在数据库软件市场中占据自己应有的位置。